种白菜五天日记,白菜花观察日记5天左右

wygs.com.cnz 17 0

种白菜的观察日记至少六篇

观察日记——种白菜

2016年2月1日星期一晴

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都种过白菜头,白菜头还会开花呢。我问爸爸:“白菜花一定很大,是白色的吧?”爸爸说:“你自己种种看呀!”说干就干,下午,我和爸爸去买了一颗白菜回来。爸爸告诉我种白菜要种根部,可是白菜根在买之前就被切下去了,我应该怎么种呢?爸爸告诉我,把外面的叶子剥下去,就可以找到根了。爸爸帮我把白白的大叶子一层层地剥下之后果然找到根了。我们用刀子从根部切下大约一寸高的一圈,留下中间嫩黄的芯,然后找来一个广口瓶子,在里面倒上水,再把白菜根放进去就种上了。现在看白菜的表面是淡黄的,我觉得它仿佛已经枯死了。

2016年2月2日星期二晴

今天早上我起床后,赶快来看我种的白菜。先是发现白菜根比昨天绿了一些,被切下的地方钻出了小嫩芽,然后我把它搬到窗前,希望它多晒太阳,快快长大。下午,小芽晒着太阳,似乎长大了一些,我想明后天也许就可以长成小叶子了。我还发现从根底下也长出了几颗小芽,这是不是可以从里面找到根的原因呢?

2016年2月3日星期三晴

经过一天一夜,今天,白菜的小芽已经变成翠绿的叶子了。白菜芯里不知什么时候钻出来一颗细细的茎。看着水灵灵的小叶子,我在想,不知什么时候能开花呢?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2016年2月5日星期日晴

小白菜又长大了一些,白菜芯也打开了,中间钻出来的小茎也长高了很多,上面还挂着一串像小葡萄一样的嫩嫩的“小球”。看样子不是一朵大花,应该是一朵朵的小花。

2016年2月6日星期四晴

今天白菜芯里长出的小茎已经高了许多,像一个小柱子。周围翠绿的叶子也大可很多,颜色也变深了。

2016年2月7日星期五晴

又一个夜晚过去了,新的一天来临了。小茎顶端一堆儿一堆儿的小圆球变成了一个个小花骨朵。以前我还以为会长出一朵大花,原来不是我想的那样,而是像大树一样的分枝兄弟。

中午有几朵花骨朵裂开,露出一点嫩嫩的黄色,原来白菜花是黄色的,不是白色的。到了晚上,一朵朵小黄花欣然怒放。每朵花都有四个花瓣,中间有又细又小的花蕊。它们一朵朵挤在一起,你挨着我,我碰着你,还有没来得及开的花骨朵,真像一个亲亲热热的大家庭呀!我用手轻轻地碰了一下,扑簌簌地洒下来许多细小的花粉,真有意思!

现在已经立春,万物生长的季节到了,所以它们长得很快,也很美丽。我终于看到了自己种的白菜花。这种边种边猜想的过程,是不是很有趣!

白菜花观察日记5天左右

2010年2月6日因为平常看惯了华丽的花,已经许久不欣赏朴素的白菜花了,所以我想自己来种,饱览一番他的独特。今天中午,我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动手了。我找来一个吃剩的小白菜帮,把它放到一个盛满水的小碗中,等待着它开花。 2010年2月10日每天早上,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他的变化其中有几天,碗里的水快没了,我见了,急忙去把碗里接满水,继续让它茁壮成长。几天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抽出了嫩枝。刚长出的小枝是嫩绿的,直直的,像一根琴弦似的挺立在那里。刚抽出的嫩枝虽然只有二、三厘米长,但他们仍然昂首挺胸的屹立着,仿佛千山万水也绩跨不了他们的意志,这是一种多么坚强不屈的精神呀! 2010年2月13日今天,那些小枝上吐出了无数条小细杆,他们都是嫩绿色的,这些小细杆的头上有一个小小的淡黄色的圆球。我一瞧见他们,就想起我围巾上的毛绒球儿。他们好像一个个身着金衣的小花仙子,卷曲着身子坐在这些小细杆上休息。我想:这黄色的小圆球是什么呀?难道是这小白菜为我出的谜题吗? 2010年2月17日我终于把谜题解开了,直到今天我才发现,那黄色的小球儿是花骨朵儿,他的后面有一点绿色,前面的一大部分是淡黄色的。他的黄色不像金黄色那样耀眼,也不像深黄色那样乏味,是让人看了感到清新无比的黄色。我猜,在每一个花骨朵里都住着一个小仙子,他们每天都在梳妆打扮,为的是在他们绽放的那一天让人们看到美丽的自己。 2010年2月19日今天,令人盼望已久的时刻来临了—白菜花开花了!乍一看,粗壮的绿枝像佛手一样把一簇簇白菜花托举起来;也像枝干上长出了一个个金元宝,不禁让人垂涎欲滴。近一看才能看清,那小小的花蕊周围有四朵淡黄的花瓣,像直升飞机的螺旋桨一般。四片花瓣在黄绿的花心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我喜欢白菜花!

种植白菜的观察日记

大白菜,又称为“结球白菜”、“黄芽菜”或“窝心白菜”等,是我国的原产和特产蔬菜,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以华北地区为主要产区。大白菜以其细嫩甘脆、汁白如乳的品质,易种植、耐储藏的特性,在我国的蔬菜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秋冬季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蔬。在北方,大白菜被称为“当家菜”、“半年菜”,现已先后引种世界各地。在日本,大白菜叫做“唐人菜”、“山东菜”;在欧美,有人把大白菜叫做“中国甘蓝”。

大白菜虽然起源于我国,但它既不象韭、姜、蒜等蔬菜,在古典文献上可以找到悠久确实的记录,也不象有些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在山川野间仍有原始的野生种类可寻。遍览古籍,元代以前并无关于大白菜记载的典籍。根据考证,我国大白菜的历史较短,自元代以后历经明清两朝,迄今约七、八百年,农学家对大白菜深入研究的结论是:它是由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天然杂交演化而来的。因此,要探究大白菜的来历,必须从小白菜和芜菁的源头说起。

小白菜,又名青菜、油菜、普通白菜等,古时称“菘”。原产于中国南方。早的历史记载从西晋开始;芜菁,又称蔓菁,是一种根用芥菜,俗称“辣疙瘩”,原产我国,以西北、华北为主产区。芜菁在我国的栽培年代较久,在先秦文献《诗经》中已被记载,称为“葑菁”,西汉《范胜之书》的蔬菜专篇中亦有“芜菁”的收录。东汉已普遍栽培,桓帝时曾有“横水为灾,五谷不登,令所伤郡国,皆种蔓菁以充饥”的记述。

关于小白菜和芜菁这两种蔬菜的地域特点及演变,西晋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在“芜菁附菘”一节中是这样写的:“芜菁岭峤以南俱无之,偶有,士人因官携种,就彼种之,出地则变为芥,亦橘种江北为枳之义也。至曲江方有菘,彼人谓之秦菘。”南朝萧子显的《南齐书》载:南方有小白菜栽培,称为“菘”。唐苏恭著《唐本草》载有:“蔓菁与菘,产地各异。”宋代陆佃所著《埤雅》一书上说:“菘菜北种,初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芜菁南种也然。”南宋陈敷在《陈敷农书》也记载:“七月种萝卜、青菜。”青菜即指小白菜。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小白菜和芜菁的产地不同,且在南北引种过程中有发生性状变异的情况,但鉴于当时科技尚不发达,因此人们也就无从知晓小白菜和芜菁的变异是由什么因素所引起的了。史至元代,才有大白菜的出现。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上第一次将所谓的“菘”直接叫做白菜,并精细绘制成图,从他所描绘的白菜形态来看,已经不再是塌地而生的小白菜了,而是外叶向上拢起,其抱合状态已经进化为结球的大白菜类型了。但不能割裂和漠视的是,从晋到元这漫长的历史,是大白菜在进化过程中经历的从内因到外因、从量变到质变、从偶然到必然引发突变的重要阶段。同时,这一时期的战*动荡,人民迁徙,南北文化交流,农作物的交互种植,对大白菜的演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元朝以后,记述大白菜的典籍渐多,明王世懋著《广百川学海》在“果蔬疏”一节介绍了大白菜的定义和产地,并推荐“燕地黄芽菜”是著名品种。清弘书等所著《授时通考》中赞美大白菜“脆美无滓”,还确切指出:黄芽菜是白菜的别种,决不能与小白菜混为一谈。丁宜曾在《农圃便览》中对大白菜作了较明确的论述,他把大白菜称之为“窝心大白菜”。他介绍了山东地区立秋种小雪收的栽培经验,还介绍霜降后可用草绳将外叶捆起以保护球叶的方法。现代农业科技证明,小白菜和芜菁均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不同亚种,而十字花科蔬菜易天然杂交,尤其小白菜和芜菁的亲缘关系近,基本染色体组相同,彼此间天然杂交可育率达百分之百,其亲本后代也能正常生长和繁殖,而且,大白菜的生物特征又介于小白菜和芜菁之间。

蔬菜专家对这两种蔬菜进行人工杂交的结果,也佐证了大白菜是小白菜和芜菁杂交的产物。农学家的进一步推论是:一则由于小白菜和芜菁南北相互引种,两种蔬菜又是同期开花,其亲缘关系又极为密切,在天然受粉的情况下,完全可能天然杂交,出现杂交后代。二则这种杂交后代,属半耐寒性蔬菜,它既要求气候凉爽湿润、昼夜温差适宜,又不遭受冻害,日照、雨量等均符合结球的外界环境条件。而华北的秋季气候、温度和弱碱性土壤特性正符合这些要求,而且又经近千年的进化和培育,才终于出现了结球结实的大白菜。在此需要申明的是,笔者以为,今人称大白菜为“菘”或“菘菜”是一种误称,应该予以澄清改正。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所食用的大白菜的高级变种——结球大白菜,是经历无数次演化和历代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辛勤培育的结果。当代的大白菜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可谓五彩纷呈,今非昔比。它的品系已发展到四个变种和结球变种三个生态型的一千余个品种。大白菜的适应性更强,成为祖国大江南北举国种植的“国菜”。更令人感到振奋的是,随着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反季节的耐热大白菜和彩色大白菜也相继问世了。

大白菜个大体壮、物美价廉、营养丰富,令人久吃不厌。它一经问世,备受人们喜爱。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写到:“白菜,味甘,温,无*。主通肠利胃,除胸中烦,解酒*。”明朝王世懋对大白菜很赏识,认为是蔬菜中的神品。清朝吴其睿说北方大白菜运到南方之后:“竞相争购、味胜于肉,不胫而走。”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品评吃大白菜的好处说:“甘平养胃,荤素皆宜,味胜珍馐。”清史学家柯劭忞作《种胶州白菜》诗:“翠叶中饱白玉肪,严冬冰雪亦甘香。”鲁迅在《滕野先生》中褒奖的“胶菜”即是山东青岛的著名特产,当年的“胶菜”物以稀为贵,运到南方被商家用红头绳系住菜根招摇销售。现代著名国画**齐白石对大白菜钟爱有加,在他的《辣椒白菜》图中很为大白菜鸣不平,他慨然题词:“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从此,大白菜乃“菜中之王”的美名,广为传颂认同。老百姓的大白菜情结更浓,常见的民谚道:“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日本人评价大白菜:“性质极优,其味甜美,质极柔脆,诸菜中之良品也。”

现代营养科学测得每百克大白菜含蛋白质1.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1克,膳食纤维0.6克,维生素A原250微克,维生素A42微克,维生素PP0.8毫克,维生素C47毫克,维生素E0.92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07毫克,钙69毫克,铁0.5毫克,锌0.21毫克,磷30毫克,硒0.33毫克,钼0.08微克。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白菜中富含的硒和钼元素,是**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可与维生素E相辅相成,有预防心肌梗死、高血压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钼是酶的重要构成要素,还可协助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两者极具抗癌作用,可直接或间接*死癌细胞。大白菜的草酸含量甚微,几乎不见报道。因此,营养专家将大白菜列为保健与防癌的**蔬菜之一。

在食用上,大白菜的菜路宽、不拦味,适合于多种烹调方法,拌炝腌炒皆宜。它既可单独成菜,又可与众多原料配伍;既可做成淡雅的高档菜,又可做成味厚的大锅菜;既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食堂;而且还是面点馅心和涮火锅必备的原料之一。可谓真味若水,承载万物。但专家建议,隔夜或放置时间较久的大白菜菜点不宜食用,以防大白菜中的硝酸盐转变成有*的亚硝酸盐。

近几年来,在返璞归真食风的引领下,各地厨师倾情打造以大白菜为主角的品牌菜、创新菜,涌现出众多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大白菜菜点。而胶州作为大白菜的故乡,在餐饮界颇有知名度的胶南市黄海酒家经理高振刚,以弘扬地方特产为己任,以绿色天然的有机大白菜为研发对象,先后开发出大白菜的系列菜点,深受消费者欢迎,拉动了酒店的经营效益,使酒店人财两旺,生意红火,成为当地白菜营养价值: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白菜中的纤维素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的作用,还能促进**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中医认为白菜微寒味甘,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之功。民间也常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

白菜原产地:我国北方,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

白菜生长的气象条件:苗期:一般在立秋节前后,日平均气温在20一25℃播种力宜,温度超过27℃,幼苗生长细弱,易受病害。播种时太旱不能出苗,涝了根系不能下扎。苗期日照弱,雨水勤,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5%较为适宜。莲座期:适宜温度为18一22℃,水分充足,土壤无裂缝,凉爽晴天,日照充足,便于叶片和根系生长。连阴雨、日照弱、湿度大、暴用骤晴高温引起病害。包心期:适宜温度为12一16℃,气温凉爽利于包心,尤其是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高温、闷热、忽冷忽热、干旱、大风容易烂心和造成病害,不利包心。

收获期:适宜温度为4一8℃,晴朗天气,以便晾晒,遇寒潮、冰冻、霜冻、气温降至-4一-5℃即受冻害。

“立冬不砍菜,受害莫要怪”。据统计我市在立冬后一周时间内,不受冻害的气候保证率达80%,说明大部分年份在此期间收获大白菜不会受害,但也有20%的年份受害。就是说每年在此期间温度有高有低,但这时大白菜生长很快,收获早了产量低,包心差。收获晚了易受冻害,适时收获产量高、质量好。何时砍菜好,一方面要考虑节气,另外一方面要注意收听气象台站的降温和冰冻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