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短散文诗朗诵稿,适合重阳节朗诵的诗歌散文4分钟内名篇

wygs.com.cnz 10 0

适合重阳节朗诵的诗歌散文4分钟内名篇

适合重阳节朗诵的诗歌散文如下:

1、《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2、《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5、《中吕·满庭芳·客中九日》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

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重阳节习俗:

1、登高远眺: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避免灾*、寄托希望,还可以赋诗吟咏、陶冶性情。现代人则更注重登高赏景、锻炼身体、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2、佩插茱萸:茱萸被认为是一种辟邪的物品,佩插茱萸可以避邪避疾。茱萸的红色果实和绿色叶片还寓意着吉祥如意、繁荣昌盛。在重阳节时,人们会采摘茱萸叶子和果实,将其插在帽子上或身上,祈求健康和平安。

3、喝菊花酒:菊花是重阳节的另一重要元素,民间认为菊花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重阳节时,人们会酿制菊花酒,认为喝了可以明目、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等。菊花酒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饮品,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4、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为花糕、菊糕、五色糕等,是重阳节期间传统的食品。重阳糕以粳米、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上菊花、芝麻、枣泥等辅料制成。重阳糕不仅口感香甜可口,还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人们会在重阳节时吃重阳糕,以示步步高升、吉祥如意。

适合重阳节的朗诵稿敬老有哪些

九九重阳节诗歌朗诵

1、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2、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3、曾经喝过九月九的酒,夹杂着谁家的桂花香。

一直飘到一个没有烦恼的山头,曾经唱过九月九的聚首。

带着往事随山风一起沉醉,然后再次分别,梦着遥远的佳期。

和那被凝缩在一张地图上的车站,而我不知道什么时候。

站在了另一个山头,没有烦恼,也没有忧愁。

都说登高望远,而我却怎么也望不到。

晚秋的边缘,也许它正以冬眠的形式。

欢迎春天的到来,曾经喝过九月九的酒。

曾经唱过九月九的聚首,等我醒来,我看见一张沉醉的地图。

向着夕阳沉没的方向蔓延,在经过我心的车站的时候。

发出一种缠绵的忧愁,我终于明白。

为何我总望不到,晚秋的边缘?

我已在晚秋的边缘徘徊,像个落魄的枯叶。

将要被现实的落叶掩埋。

4、秋山红叶满山红,葫芦岛上一群人。

重阳登山强壮体,登高而呼抒心胸。

惦记先祖功伟业,民族佳节记心中。

众览山小秋风爽,枫叶尽染秋意浓。

游人攀登不畏苦,汗流浃背向前冲。

一家和睦老人乐,夕阳红中露笑容。

枫林竹影叶摇曳,仿佛迎接远方人。

草木多情迎风展,万物和谐心相融。

白云飘逸山若隐,一声雁鸣震耳聋。

群雁南飞庆节日,廉子鼠标笔画神。

有画无诗意境淡,诗快赋诗助友成。

书画人生展才艺,重阳绘画情意深。

群雁恋家挂亲友,如梦似幻展笔功。

远山飘缈有瀑布,飞流直下云雾蒸。

桃源胜景秋恋枫,雁鸣声声迎客松。

画里多姿人气旺,话外重阳喜相逢。

5、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楚舞吴歌*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适合重阳节朗诵的散文

篇一

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

农历九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作“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使风霜不再那么肆虐,让大地变得分外迷人。

重阳节,这份景致,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美是重阳,美在一份孝心。

这一天,游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从旅途的行囊中掏出,与父母一同分享,酒杯里溢出的醇香,早已弥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树上。秋阳中,父母爽朗的笑声,已摆在院落的**,幻化成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们菊花般璀璨的舒心。

重阳节,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

美是重阳,美在一份诗酒情怀。

这一刻,菊花酒摆放在桌前,咏菊诗回响在耳畔。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的忧思……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人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人们灿烂的脸庞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重阳节,这份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真实、朴素的幸福和光芒。

篇二

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好多人吟诵起来朗朗上口。

今年的重阳节,也是第20个老人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敬老祭祖,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和睦又温馨的节日。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重阳节的光环似乎已随着金秋的过去而稍微褪色了。

反哺之情,人人都有。尽管儿女们成天忙于工作,但在重阳节这一天,他们大都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添加一两件合体大方的新衣,老人家就会乐得合不拢嘴。不能在这一天侍奉膝下的,一句句问候、一个不长的电话也会换来他们甜甜的一笑。

重阳节正值仲秋,天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在这一天,一些体健心宽的退休老人,自发组织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你看他们一个个鹤发童颜,红光满面,笑容可掬,身心已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多么惬意幸福。登高远眺,风光无限,心旷神怡,又能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感叹祖国的大好河山。几度夕阳红?九月九的夕阳红!

潮俗又说;“九月九,风筝仔,满街走”。秋风送爽,潮汕人自发到广场或田野上竟放风筝。你看那蓝天下飘着一只只造型别致的风筝,“鲤鱼”与“蜈蚣”并驾齐驱,“老鹰”与“蝴蝶”相互追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看着这美丽的天上动物世界,乐怀了草地上引轴拽线的小孩,他们在大人的指引下,手系的风筝越飞越高,欢声不断,喝彩连连。

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话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你在他乡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