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问刘十九白居易,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wygs.com.cnz 14 0

一、白居易诗《问刘十九》中刘十九指的是谁

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问刘十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问刘十九》原文于下: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扩展资料:

诗歌首句描绘家酒的新熟淡绿和浑浊粗糙,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让读者犹如已经看到了那芳香扑鼻,甘甜可口的米酒。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

“红泥小火炉”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酒已经很诱人了,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诗歌一、二两句选用“家酒”和“小火炉”两个极具生发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唤起读者对质朴地道的农村生活的情境联想。

后面两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这样一个风寒雪飞的冬天里,在这样一个暮色苍茫的空闲时刻,邀请老朋友来饮酒叙旧,更体现出诗人那种浓浓的情谊。“雪”这一意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畅饮的阔大背景,寒风瑟瑟,大雪飘飘,让人感到冷彻肌肤的凄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衬出火炉的炽热和友情的珍贵。

“家酒”、“小火炉”和“暮雪”三个意象分割开来,孤立地看,索然寡味,神韵了无,但是当这三个意象被白居易纳入这首充满诗意情境的整体组织结构中时,读者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属于单个意象而决定于整体组织的气韵、境界和情味。

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情有意的图画,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

览全诗,语浅情深,言短味长。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情,用心去提炼生活中的诗意,用诗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晖,这正是此诗令读者动情之处。《问刘十九》。诗从开门见山地点出酒的同时,就一层层地进行渲染,但并不因为渲染,不再留有余味,相反地仍然极富有包蕴。

读了末句“能饮一杯无”,可以想象,刘十九在接到白居易的诗之后,一定会立刻命驾前往。于是,两位朋友围着火炉,“忘形到尔汝”地斟起新酿的酒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问刘十九

二、问刘十九白居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意思: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原诗:

问刘十九

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pēi):酿造。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出自: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问刘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但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

主旨:

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诗人成就: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白居易认为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三、***问刘十九*********白居易*********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还有对生活的适意之情。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原文为: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问刘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但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

赏析:

全诗表情达意主要靠三个意象(新酒、火炉、暮雪)的组合来完成。

“绿蚁新醅酒”,开门见山点出新酒,描绘家酒的新熟淡绿和浑浊粗糙,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让读者犹如已经看到了那芳香扑鼻,甘甜可口的米酒。

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酒。此句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酒已经很诱人了,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

后面两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这样一个风寒雪飞的冬天里,在这样一个暮色苍茫的空闲时刻,邀请老朋友来饮酒叙旧,更体现出诗人那种浓浓的情谊。

一个“雪”字勾勒出朋友相聚畅饮的阔大背景,寒风瑟瑟,大雪飘飘,让人感到冷彻肌肤的凄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衬出火炉的炽热和友情的珍贵。

“家酒”、“小火炉”和“暮雪”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情有意的图画,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问刘十九

四、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字乐天,是中唐有名的大诗人。他晚年好佛,常常往来香山寺一带,因此又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广受男女老少的喜爱。他又关怀民生,写了许多的讽谕诗。并和元稹一块提倡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新乐府运动”,影响尤其深远。

所谓“新乐府运动”,就是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来反映这个时代的状况。这在当时以及后代,都获得很大的回响。

幸运的白居易不像韩愈、杜甫等一些大诗人一样生不逢时,到死后才受到后人的推崇。他在生前便名满天下,受到举国上下,甚至国外的推崇。在他名声如日中天的二十年间,各地的寺庙道观、驿站游亭等处的墙上,都可以看到他的诗作。而他的诗文,在那时侯甚至可以像货币一样的流通呢!据书中记载,“村路卖鱼肉者,俗人买以胡绡半尺,士大夫买以乐天诗。”意思就是说,在鱼肉摊上,一般人会用丝布去换鱼肉,而读书人就用白乐天的诗文抄稿去换鱼肉。甚至还有外国的宰相,托请前来经商的人士,在市面上以百金一篇的高价购买他的诗作,受欢迎及声望之高可见一斑。

今天这里要介绍的“问刘十九”,就是他脍炙人口的名诗之一。这首诗纸短情长,写的是什么呢?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绿蚁”就是酒面上浮起的绿色泡沫。“新醅酒”是新酿的米酒,在还没有过滤时,酒面会浮着一层细如蚂蚁,色泽微绿的酒渣,所以叫“绿蚁新醅酒”。而“红泥小火炉”,是准备温酒用的。炉里嫣红闪动的火光,映着碧绿清香的新酒,画面多么温馨美好呀。冬天里万物衰败凋零,寒气逼人,而傍晚的这场暮雪,好像就要纷纷洒洒的飘落下来了,这时想问问好朋友刘十九,是否能一起围炉小酌,促膝夜话呢?

人生的情趣中,同样是喝酒,但情境却大有不同。在这里白居易跳脱了李白“独酌无相亲”的那种遗憾,也没有苏东坡“把酒问青天”的那种高寒,而是像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一首歌,没有雕琢,言语平淡,词句含蓄简练,品味起来却情味盎然,整首诗明亮而温暖,真是一篇耐人寻味的佳品啊!

白居易二十八岁时就考中进士,一举成名,十分得意。为官一直到了四十四岁,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是他生活和创作上的大转捩点。在沉郁中,他寄情山水,诗作渐转为不问世事的风格,到了晚年时隐居洛阳,皈依佛教,潜心修行。

在盛唐前后,有许多朝廷命官与文人都是修佛的,其中有些人在修行中,能知道自己的前世,白居易也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他修行中很有趣的部份。像白居易传世的“白香山集”第六十八卷,有一首“自解”的诗里就写着:“房传往世为禅客,王道前生应画师。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是歌诗。”诗中是说道:“唐朝著名的宰相房太尉,前世是个修佛的禅师,而大诗人王维,前生应该是个画家;我也打坐入定,用宿命通来观看自己的前世,结果发现,自已好多世都与诗歌有着不解之缘呀!”可见白居易这个时候已经修出了宿命神通,而他的诗歌才华,也是在累世转生中,不断的累积而成的。这也为历史上的“天才”,找到了自然的解释啊!而这种说法,也已经被当今“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所证实了。

宋代的“太平广记”是中国早、收录多小说故事的总集,其中就有一则是说白居易的:

话说有一名商人因为暴风雨迷途,他们的那条船,在大海里飘荡了一个多月,后来到了一座海上的大山。山中长满了奇花异草,美如人间仙境。这里有一座壮丽的寺观,也碰到了一个道士打扮的人,胡须眉毛全都白了。道士说:“这里是蓬莱仙山,你们因为有缘才能来此一游。既然来到这里了,就到四处看看吧!”于是就派左右侍卫,带着他们在寺观内游览。

这里有翠玉高台、碧玉般的绿树,光彩夺目。并有一座座的庭院,门口都写着主人的名号。走到后一间,院门却是锁着的。从门缝中往里看,只见满庭都是不知名的珍贵花朵,堂上有一个空着的座椅,还铺着刺绣的坐垫。商人询问,不知这是什么人住的呢?侍卫回答道:“这是白乐天院。主人现在还待在中国,无法回来”。

“白乐天”?那不就是鼎鼎大名的诗人“白居易”吗?商人们回来后,这个故事就传开了,连白居易也知道了,但他认为自己是属于佛家,不属于仙道的,所以还做了一首诗来纪念这件事:“吾学空门不学仙,恐君此语是虚传。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就象大凡天是释迦牟尼佛造的一层天一样,兜率天则是弥勒佛造的一层天。白居易认为他是学佛的人、后应该是归于佛家的世界。然而人在世间就像入了迷途,谁又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是什么关连呢?也许真的是下凡的神仙呢?!